我看了我的索尼單反,在拍攝界面里面會有顯示還能拍多少張,在設置菜單里面也能看到存儲空間,但是沒有顯示還有多少內存,我懷疑微單應該也不會有這樣的顯示。
可能相機更在乎剩下的空間還能大概拍多少張吧。
你好,這個根本沒有可比性,而且現(xiàn)在是2019年了,這兩個相機,都不推薦的了,我具體解析如下:
就拍攝人像來說,尤其是窮人拍攝人像來說,佳能始終都是首選,沒有之一
小蟻的人像鏡頭,搭配M43機身,比佳能差遠了!
一、2019年了,親,手機已經很厲害了
除非你明確對于手機有不滿,才推薦購買相機的了。
你自己知道自己對于手機具體有什么不滿嗎?
你買個相機,究竟是為了什么呢?
這個問題,你自己沒有搞清楚,是不推薦購買相機的了。
二、說實話,單反也好,微單也好,18-55mm或者16-50mm這種套頭,沒啥意思
不否認18-55mm或者16-50mm這種套頭也可以拍出高質量的照片。
只是,高質量的意義何在?用途何在?
18-55mm或者16-50mm這種套頭,具體能夠解決你的什么實際問題了?
三、小蟻的這個人像鏡頭,單獨拆分出來賣,還行
說實話,小蟻的這個雙頭套機,只有這個人像鏡頭,有點價值的了。
在二手市場,你也可以看到結果。
只是,你為了這個小蟻人像鏡頭,結果,還要買個M43機身?
你覺得有意思嗎?
四、佳能50mmF1.8STM,是**的嗎?
佳能200D機身2200,佳能50mmF1.8STm,一套也就是3000塊錢。
佳能這一套,拍攝人像,比M43機身和小蟻人像鏡頭,好了不知道多少吧?
即便是索尼A6000A6300A6400,搭配索尼的50mmF1.8,拍攝人像,也不如佳能200D搭配50mmF1.8STM吧?
五、小蟻幾乎不太適合自媒體短視頻的
六、索尼A6000系列,還可以適合自媒體短視頻
七、只是,說實話,對于窮人來說,還是佳能的性價比最高
八、對于一般的自媒體來說,如果要兼顧拍照和攝像,索尼確實也是很好的選擇
綜上所述,建議你優(yōu)先考慮佳能。如果主要拍照,就佳能200D,如果主要攝像,就是佳能M50。
如果你是攝影攝像都要兼顧的自媒體,可以優(yōu)先考慮索尼A6300A6400。
索尼a6000是索尼阿爾法系列半幅不是全幅。這款微單相機是索尼于2014年發(fā)布上市的半畫幅相機,有效像素達2430萬像素,是一款入門級微單,支持1080P高清視頻拍攝,是攝影初學者的好選擇。索尼阿爾法系列除了A7和A7R系列外,其余的都是半畫幅微單。
你好,凡是只買得起入門級微單的,其實都只適合購買佳能200D單反相機。關于你的具體問題,我具體解析一下:
如果不是為了拍攝vlog短視頻,那么,就不推薦佳能M50的了。
一、大多數(shù)人,無論買單反還是微單,都只配了一個鏡頭。
二、如果你是因為窮,所以才買了入門級微單,那么,你可能也永遠只有一個鏡頭
三、說實話,如果你的入門級微單,只有一個套頭,還不如手機好用
a,反正,肯定不如松下LX10好用的了,畢竟LX10的光圈更大,這個快門速度可以更慢,松下LX10的防抖,也比微單好得多。
b,小米9,華為p30,蘋果iphone,說實話,拍照完全可以滿足大多數(shù)人和大多數(shù)用途了。
四、入門級微單,大多數(shù)都是機身便宜,但是鏡頭并不便宜
對于單反或者微單來說,如果不換鏡頭,機身就是擺設,沒啥用的了。
五、佳能200D,機身只要2000出頭,機身很便宜。
六、佳能200D,機身很輕便,手感很好,觸摸屏一流
從手感和實際體驗來說,富士索尼的微單根本無法比
七、佳能200D,擁有一大堆的窮人鏡頭,性價比宇宙第一
八、佳能200D的鏡頭,和微單的鏡頭相比,重量和體型,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九、但是,如果是要拍攝vlog視頻,還是佳能M50最好
這個,對于vlog短視頻來說,佳能M50目前就是最佳首選,第三是索尼A6400。
除了佳能M50和索尼A6400,其他微單或者單反都不必考慮的了。
綜上所述,只要你不是為了拍攝vlog視頻。在入門級的可以更換鏡頭的數(shù)碼相機里面,佳能200D都是最佳的首選,沒有之一。
對于索尼微單來說,推薦選擇國行。行貨跟港版在硬件配置和產品質量上是一樣的,但是國行在國內可以享受為期一年的全國聯(lián)保,使用上更有保障,雖然港版價格稍低,但是購買全新機的難度較大,并且如果出了故障報修很難,故推薦選擇國行。
]]>大家好,我是老魚很高興回答“購買日本產單反相機,佳能,尼康誰更好?”的問題。
佳能,尼康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日本品牌單反,它們的質量和品牌占有率占百分之七八十遙遙領先其他品牌。佳能尼康各有千秋,領域內半斤八兩,平分秋色,不能說誰一定就比誰好,下面細說一下。論機身做工當屬佳能上乘,尼康尤其在蒙皮上實力不濟,用過尼康的都知道。論鏡頭造型當屬尼康漂亮,由細到粗漸進過渡使尼康鏡頭造型富有美感。論鏡頭價格,尼康低端鏡頭鏡頭有性價比,佳能高端鏡頭有性價比,鏡頭畫質銳度各有千秋這里不能一概而論。沒有可比性。論拍攝屬性,佳能拍人像適合,皮膚柔和過渡細膩。色溫偏暖討喜顏色鮮艷。尼康拍攝風光,色彩還原自然,光比控制自如。論拍攝體育領域佳能上乘,連續(xù)侍服對焦和連拍上具有一定優(yōu)勢(高端機),專業(yè)領域尼康尤佳,尼康的超大像素和細節(jié)的保留優(yōu)于佳能
選擇什么品牌型號的機器最終要受到你的個人使用喜好,品牌情節(jié),使用領域的剛需等條件的制約和引領。只有高度的人機合一才能拍出最美的作品。我是云游的老魚,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喜歡就關注我,一起切磋,共同進步!以上是我對于“購買日本產單反相機,佳能,尼康誰更好?”問題的回答,下次見。
感謝邀請回答問題!
作為女孩子,我覺得富士微單相機更適合,你說自己是學生,知性女人就推薦富士X-A3 XC16-50mm 微單套機(銀色與棕色相間),3.0英寸180度多點觸摸屏 ,WIFI遙控,非常方便發(fā)微信微博或者社交平臺,銀色與仿皮結合,優(yōu)雅知性,成像色彩艷麗,價格也就4000左右,余款還可以配一只50mm的定焦鏡頭,非常實用。
這是兩個不同的攝影器材。運動相機偏重于各種運動模式的極限拍攝方式,可以應付稍微極端一點的拍攝環(huán)境。如在防抖、防水,防沖擊等方面優(yōu)于微單。而微單則是應對于單反相機對標的輕量化機身鏡頭設計。雖然體積和重量較之單反相機減少了很多,但其畫質和效果卻可以和單反相機相媲美!
看樓主想買個怎么價位的微單。
個人建議:
出去旅游,選擇微單相機更便于攜帶,同價位的不同微單相機,它們的體積重量差距不會過大,這個時候要選擇的點就是畫質、對焦速度、續(xù)航等因素了。
預算低于1w可在索尼A6000系列和佳能M系列里面選擇,佳能價格更低些而索尼更成熟些,畢竟索尼這個品牌在微單相機的投入上要高過其他品牌,在拍照與視頻錄制上都沒問題,A6000系列的對焦系統(tǒng)要優(yōu)于同級別其他品牌,且A6000系列融合了好多索尼黑科技,比如說人臉識別動物臉識別技術等。
預算高于1w推薦索尼的A7系列,這個價位就考慮全畫幅,為什么不推薦佳能R和尼康的Z系列或者其它品牌呢,筆者認為索尼的A7系列在成長幾代之后比其他家的產品更成熟穩(wěn)定,在對焦、續(xù)航、整體性能上要高于同級別其他品牌,當然也不能說其他家的產品就不好,只能說花1w多,誰也想買個踏實、買個穩(wěn)定。
說明一下,我個人不是索尼吹,幾家的產品我都用過,索尼也不是說就是完美的,比如A7系列整體的顯示屏畫質就比如其他家的好,還有人不喜歡索尼的顏色,所謂索尼黃等,但是這些缺點比起其他家同價位的產品來要小。
總的來說,選微單,索尼更成熟。
我來幫您解答,先說佳能,入門機型500D早已停產,現(xiàn)在買不到新機了,它的升級版是前年推出的550D,第二依次是去年的600D、今年的650D,650D是前陣子剛剛退出來的,價格虛高。
這三款型號的像素都是一樣的同為1800W像素,600D跟550D比多了旋轉屏和**引閃,我自己用的是600D,550和600價格相差300左右,600多了個旋轉屏,以前我覺得沒用,實際使用下來感覺用處挺大的。
其余參數(shù)方面550D和600D是完全一樣的,處理器啥的都是一樣的。
650D剛剛出來,相比600D升級了處理器到5代,速度更快,增加觸摸屏,最主要的是9點全十字對焦,對焦精度更高,還有個升級就是拍攝視頻有了實時對焦了,不過我覺得拿單反拍視頻還真不如買個**來的好了,同樣650D的價格也更高點,現(xiàn)在大概是5000多。
第三是佳能的中端機代表60D,跟550D600D同時代,相比而言區(qū)別在于機身是金屬的,全十字對焦,多了肩屏,電池容量也更大,價格現(xiàn)在單機在6000左右。
再高級一點就是7D了,雙處理器,提高最大的就是連拍速度,大概是14張/S吧,機身也更龐大,顯得更專業(yè)了。
再高級一點就是5D2昵稱**兔了,這款是全畫幅機型,價格現(xiàn)在是12000左右單機,也是5D3沒有推出前佳能賣瘋了的機型,性能可想而知了,5D3是今年推出的升級機型,對焦系統(tǒng)有了更新的升級,對焦更快更準了,價格也在2W以上了。
再高級的高端機型我也沒研究了,畢竟那不是一般家庭攝影所需要的,一般都是體育記者才會用到的那些機型。
尼康的機器我自己沒有,但用過幾次,最大的感覺就是**作沒有佳能單反簡介易懂,有點繁瑣,機型也就是D3100、D3200、D5100、D90(中端機型,推出時間較早,4年前,但東西是不錯),綜合性能的話其實這入門機型幾款都差不多,高端機型沒有接觸過,不敢妄加評論。 這番對比下來,相信你自己需要哪個應該也有數(shù)了吧,呵呵!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的話,希望采納我的回答哦,謝謝啦!
]]>入門級微單相機買什么?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當然,第一我們還是得談到攝影
攝影:人往鏡頭前一站,按下快門?
業(yè)余“攝影師”是:一個傻瓜(一點攝影知識都不懂),拿著傻瓜相機(全自動相機),照鏡頭前面的傻瓜(傻傻地站在鏡頭前面)
攝影中常犯的錯誤:拍攝的主體(人物)站在畫面正中,景物不知放到哪兒好,其目的是為了”突出主體”。結果是,過于中心的構圖,只會讓畫面變得缺乏層次感和變化,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得到的是構圖呆板、毫無生氣和美感。
所以在攝影入門前,我們第一考慮的不是買什么入門設備,第一得了解基本的攝影知識,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學習攝影,更快的入門攝影當中。
如果您是一個普通攝影愛好者或者入門者。誰都知道,鏡頭的成像質量、穩(wěn)定性、光學品質都是與價格掛鉤的,可以說貴的鏡頭確實是有其價值的,有其專業(yè)的用途,但是不是真的適合攝影入門者或者普通攝影愛好者,就需要結合自身情況來定了。
【下面我們就正式來探討關于微單】
一、什么是微單
微單的全稱叫做**單電相機。 單電相機是在單反結構上優(yōu)化而來的一類相機。 單反相機 、單電相機 、微單是單電中高集成化便攜設計的一類。大部分單電相機都是微單。微單既可以使用配套的微單鏡頭,也可以轉接部分單反鏡頭、旁軸鏡頭。 普通單電和單反只能使用單反鏡頭。
二、購買微單前的必備的內容
1、 很多人就會問什么型號微單最好?什么晶牌微單最好?
我要告訴你的是沒有最好的微單,也沒有最好的品牌。微單具有數(shù)百項功能,沒有任何品牌任何微單所有功能都是最好。一般來說**微單會功能較多。每個品牌都有高中低檔微單,不同品牌同檔微單之間互有優(yōu)劣。
2、什么微單拍照最清晰?
任何相機都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照片模糊是因為拍攝方式錯誤導致的。
3、微單能拍人像么? 微單能拍風景么? 微單能拍微距么?
任何微單都能拍任何題材的照片,只要你有相應的鏡頭。都可以拍的,拍的咋樣就看個人的拍攝能力了。
4、微單比單反差多少?
相同檔次下微單和單反畫質相同。但由于單反的結構天生成本高,相同價格下微單反而比單反更好。 一般來說單反可選擇的鏡頭和配件更多,微單電子性能更好,更小巧便攜。
5、什么微單性價比最高?
一般來說家用微單,從2000元的入門機到6000元的高端機畫質差距不大,主要區(qū)別是性能、**控和做工。因此,只在乎畫質的話,入門機性價比最高。
6、買微單除了畫質還要注意什么?
家用微單2000-6000元價位之間主要區(qū)別在性能、**控和做工,這些都是比畫質更重要的方面。
性能決定相機的功能,**控決定拍攝的便捷與專業(yè)程度,做工決定質感和壽命。
微單的外觀如下圖:
圖一(旁軸型)圖二(卡片型)圖三(復古型)圖四(單反型)三、微單的價位
1、一般家用微單
新手入門級價位1000-2500元
中端主流級價位2500-4000元
高端**控級價位4000-6000元
專業(yè)微單一般價位6000元以上
索尼A7第一款全畫幅高畫質微單
2、不同檔次微單區(qū)分
入門級微單大多是卡片機造型
中端微單大多是卡片機或旁軸造型,比入門級有更好的手感和**控 高端微單大多是旁軸、復古、
單反造型,比中端增加取景器和手柄 專業(yè)微單大多是復古、單反造型,比高端在防水、防抖、視頻、對焦、連拍、握持感、待機、閃燈支持等方面提供增強。
松下GM1,全球最小微單
3、比較不同級別微單
入門和中端微單,每年更新一代
高端和專業(yè)微單,每2-3年更新一代
相同年代下高端比低端好 ,相同**下新機器比老機器好 ,老高端機和新低端機價格接近,老高端機**控、做工強,新低端機性能強 ,各有優(yōu)劣。
奧林巴斯EM5第一款專業(yè)微單
四、微單推薦購買(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松下微單購買建議(個人觀點 僅供參考)
視頻拍攝、體育攝影、人像**專業(yè)用戶預算7K推薦GH4 微單頂級的視頻畫質和追焦性能
主要缺點:大 貴 追求全面毫無短板的高端用戶預算6K推薦GX8 畫質 功能 **控 追焦 視頻 防抖 防水 **全方位超強的專業(yè)微單 。
GX7 全方位性能較強 很少短板的 缺點:各方面都差GX8一級 G7 適合體育攝影+人像**+視頻入門以及追求**控手感的中高端用戶 缺點:大 稍貴 GM5 **控性最強的迷你微單 適合追求便攜和**控的用戶 GF7 **最強迷你微單 GM1世界最小迷你微單 便攜用戶預算2K推薦GM1s GM1改進版 價格還更低 性價比超高 。
2、索尼微單建議購買(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A7系列全畫幅機身畫質最強 對技術要求最高 不推薦新手入門用 全幅微單選機參考《選機指南進階版》 A6300 高像素 強追焦 風光體育人像通吃 帶防水 帶4K視頻適合對照相和視頻都高需求的用戶 缺點:**控弱 價格很貴 追求低價高畫質的高端用戶預算3K5推薦A6000 高像素 強追焦風光體育人像通吃 缺點:做工、**控一般 A5100是A6000的**控/擴展/體積縮水版 適合需要便攜**同時高畫質的家庭用戶 A5000是A5100的畫質/對焦/觸屏縮水版 性價比一般 QX1是玩具。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個人建議和觀點。
喜歡的朋友,煩請朋友幫我點個??,在此感謝????張貳二 一個攝影愛好者 歡迎關注??
教你如何用1000元買一套微單
很多初學攝影的小伙伴由于經費緊張,往往不知道該如何選購一臺適合自己的相機,那么今天我來就來幫助大家,提供一些方案。
第一套方案:微單相機組合
機型可以選擇松下的GX1,價位在300-600之間,鏡頭可以選擇 星曜35mm F1.7,25mm F1.8這類國產鏡頭,論素質感覺星曜的35 1.7可能更好一些,論價格都一樣,目前其官方全新也就500不到,剛剛看了一下雙十一399,二手就是300多點,工廠的工程頭和一些殘次品閑魚可能就是在300左右一顆,對于新手來說這個價格跟買個玩具差不多,但是關鍵就在于其足夠便宜。
當年上市好像還要五六千。
為什么只推薦這么一款機器呢?第一是,其傳感器和奧林巴斯的em10,em5,em1一代都旗鼓相當,但是為什么價格賣不過奧林巴斯的呢?第一是沒有光學取景器,第二是傳感器的**不如奧林巴斯,第三是機身的材料及監(jiān)視器的材料沒有奧林巴斯扎實,所以給人一種相對低端一點的感覺,所以賣不起價。
在這個價位綜合素質最好,價格最合適的,我目前發(fā)現(xiàn)有且僅有這么一款!
但是作為預算低的,那這個機器就很值了,一來素質很穩(wěn),二來價格夠低,三來1600w像素日常用也夠了,最后就是這個機器的iA智能模式,讓你用一次就會愛上它,iA是一個智能的拍攝模式,個人覺得是用過的幾百塊機器里面最牛逼的功能。而手動鏡頭可以讓你更快的了解和理解攝影比如什么是光圈,對焦的過程等等。而這個iA模式開啟過后你可能并不需要學習太多關于攝影的專業(yè)知識,你可以理解為他是一個高端的自動檔,能幫助你解決很多麻煩
松下(Panasonic)G100K Vlog微單相機4K視頻拍攝專業(yè)收音觸摸屏12-32mm鏡頭套機,松下G100K Vlog微單相機真的好的,外觀時尚大氣, LUMIX G100專為Vlog視頻創(chuàng)作而設計和開發(fā),搭載了擁有2030萬有效像素的M43傳感器,具有高感光度,最高可達ISO 25600,擁有五軸防抖及可翻轉屏幕。
個人還是推薦佳能的微單。
佳能優(yōu)點:**控簡單、直出色彩好、鏡頭群豐富、市場占有率高。缺點:鏡頭價格漲幅高,經常缺貨。買相機的第一步就是要知道自己買相機拍什么,這樣才能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微單相機。有很多的攝影新手不清楚微單相機還要搭配相機鏡頭,在購買相機的時候沒有考慮鏡頭的預算。所以一定要預算進去的。
單反和微單之間的選擇,取決于性能和價格只是一個方面了,還要看你的體力!哈哈,當然,這是一個小玩笑。但不可否認的時候,攝影器材的輕量化,絕對是市場發(fā)展的方向。為什么有很多人不在拿起相機拍照了?處理手機攝影功能強大進行分流之外,相機本身的重量太大,太笨絕對是一個重要原因。
我是一名職業(yè)攝影師,其實在目前攝影中使用比較多的也是微單和手機了。比如尼康Z7就是我目前的主力機器。性能現(xiàn)在不再是微單的不足了,現(xiàn)在微單的綜合性能足可以和單反抗衡。
這些片子,都是用Z7微單拍的。
對攝影器材的選擇,主要還是看自己的拍攝目的和對器材重量的在意程度。針對絕大多數(shù)的攝影愛好者,單純的記錄生活和旅行,其實一臺高質量的攝影手機,也是絕對可以的。比如下面這樣的片子,就是用手機拍的。
]]>1.相機按下回放鍵,選擇一張照片,按下帶有**電標志的“上鍵”,選擇“連接至智能手機”。
2.相機上選擇“添加設備”,之后提示“將目標設備連接至該接入點并啟動應用程序”,同時顯示SSID.
3.手機上在搜索WIFI的設置里面,搜索相機上提示的SSID名稱。搜索到后,點擊連接。(相機上面不**作)
4.開啟手機上下載的Canon CameraConnect軟件,相機上會提示“選擇設備”,同時出現(xiàn)手機的型號,請點擊手機的型號。
5.之后相機上提示“正在連接”-“已連接的智能設備現(xiàn)在可**作相機并訪問存儲卡上的圖像”,點擊“是”,會顯示“正在連接”
6.點擊Canon CameraConnect軟件中“相機上的圖像”,相機上的圖像會出現(xiàn)在手機中。
從雜牌相機,到索尼微單,再到手機的用戶,來談談感受。
上學的時候,時常出去旅游,喜歡拍照,于是乎,就入手了國產的雜牌相機,主要功能就是為了留念,另外,學校有些拍照的項目,也可以用得上。
畢業(yè)后一年,入手索尼微單
當初在選擇的時候,就是想要輕巧但畫質出色的相機,正好看到了索尼微單。
2013年,除了索尼出了微單產品之外,佳能、尼康還沒有像樣的單電產品,當時買的是NEX-5N,加上標配的18-55鏡頭,已經能夠滿足大多數(shù)拍照需求了。
在那個時候,手機相機其實還不怎么樣,沒有較高的畫質和像素,所以,對于普通用戶來說,相機依然是出游拍照的最佳神器。
2017年入手第二臺微單
依然是索尼,因為,畢竟已經入手索尼微單了,鏡頭是可以通用的,選擇了A6300。
相比NEX-5N,6300在很多方面有了不少的提升,包括對焦速度、取景和閃光燈集成、s-log等。
2019年,微單被我賣掉了,開始用手機
一是生活所迫,另外就是,我已經很長時間不怎么用相機了。
手機在大多數(shù)拍照環(huán)境下,已經能夠取代相機了,而且,個人也本身不是什么專業(yè)攝影用戶,手機足以滿足要求。
小白買微單,選擇什么產品好?
1、品牌選擇
從目前的市場上來看,索尼、佳能、尼康等品牌,都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微單、單電產品。而佳能在相機領域,擁有比較高的知名度,不少專業(yè)攝影人士,也會選擇佳能單反。當然,我們不去談論什么哈蘇之類的產品。
第一,你需要明確,你是選擇微單還是單反。
如果是單反,那么選擇佳能還是比較好的,后期擁有更多的鏡頭群可以選擇,再說,佳能也不錯。
索尼在大眾的眼球中,更偏向于家用、記錄生活,不過在微單方面,也越來越向專業(yè)領域靠攏。
如果你選擇的是微單,那么可以考慮索尼和佳能。
2、對焦速度
這個是我個人比較看重的。
之前在選擇a6300前,也比較了索尼和佳能,兩個品牌的微單產品,在對焦速度上,還是有差距的。
當時的索尼微單產品,支持11張連拍,而且每一張都能夠準確對焦,但是佳能做不到。
同時,索尼的對焦,對焦點是物體,而佳能的對焦,必須是眼睛,而且相機需要正對眼睛才能完成快速對焦,但我們不可能每一次拍照,都正前方對準眼睛的。
這也是我放棄佳能的原因。
3、降噪、ISO
白天拍照和手機沒啥區(qū)別,一到晚上就看出來誰的能力強了。
佳能的沒有體驗過,不做評論,我們可以看看下面我用索尼微單拍的一張夜景照片。
并沒有選擇慢快門,而是正常拍攝,夜景噪點很低。天空的黑色,基本上是純黑。
但是如果用手機,基本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ISO并不是支持的越大越好,能夠最大支持多大的ISO,這僅僅是一個數(shù)值而已,最終要看,在某個ISO的情況下,噪點如何。大家沒有必要去追捧高ISO,更重要的是看真實的降噪表現(xiàn)。
4、畫幅
當然是越大越好,微單、單電產品,基本上都是APS-C,或者是全畫幅,這一點不需要多說了。
5、專業(yè)級別
比如借助S-log進行調色,但是,作為一個普通的拍攝者,我一次都沒有用得到。
所以,如果你是專業(yè)人士,可以著重的看這些參數(shù);但如果你是普通用戶,完全不用關心。
但話又說回來了,如果你是專業(yè)用戶,就不要考慮微單了!
6、手機還是相機
這也是一個問題,因為,現(xiàn)在的手機,已經比較強大了,而且可以做到隨時隨地拍照,所以,買相機前,先想想:買到的相機是不是放在家里吃灰?
小結
因為用過索尼微單,而且看過佳能微單,所以,只能對這兩個品牌稍作評價。
如果是普通用戶,可以優(yōu)先考慮手機,第三考慮索尼微單,畢竟微單領域,索尼做的還是比較強的,也做的比較早。佳能EOS M系列,在對焦方面,并不如索尼,如果你對快速對焦有要求的話,不太建議入手佳能。
如果是專業(yè)用戶,直接買單反吧,別買微單了。鏡頭少。
佳能M6伸縮鏡頭的方式,是手動伸縮鏡頭。也就是手動變焦的方式。
鏡頭伸縮,一般指鏡頭變焦的狀態(tài)。這是外變焦的變焦鏡頭的特點之一。
外變焦的變焦鏡頭在進行變焦的時候,有兩種**作方法:
1、手動變焦。
2、電動變焦。
其中,電動變焦鏡頭在變焦的時候只要**控相機即可完成。而手動變焦鏡頭在變焦的時候需要用手去擰鏡頭的變焦環(huán),才能完成變焦的動作。
專業(yè)微單相機當然推薦佳能R5
看看佳能R5這么優(yōu)秀的參數(shù),真香??!
4470萬像素 / 4500萬像素全畫幅CMOS傳感器
5軸機內防抖
僅使用IBIS即可達到5檔防抖效果
與鏡頭防抖一起使用時,可達到7-8檔防抖效果
機械快門12fps連拍,電子快門20fps連拍
4K @ 120fps
4K @ 60fps
內置5GHz WiFi
8K RAW 29.97 fps內錄
無剪裁8K/30p RAW 4:2:2 10-bit內錄 ,無剪裁4K/120p 4:2:2 10-bit內錄,4K/60p外錄(內錄規(guī)格高于外錄規(guī)格)。
所有8K和4K下均支持全像素雙核AF。
所有8K和4K下均支持Canon Log。
EOS R5是佳能首款支持5軸機身防抖功能的產品,可與許多RF和EF鏡頭IS防抖配合使用。
雙卡插槽:1個CFexpress和1個SD UHS-II。
采用新電池,但與EOS 5D Mark IV的電池具有相同的形狀和兼容性
出廠編號機身編碼中的第一位數(shù)字就是生產年份。如果是相機發(fā)布當年生產的機器,編號第一位數(shù)字全部為0,第二年的為1,第三年的為2,以此類推。
比如某款相機是2016年發(fā)布的,首位數(shù)編號0就是2016年生產的,首位數(shù)編號1就是2017年生產的,依此類推。
]]>謝謝平臺邀請!
退休人士學攝影,尋找一種新生活方式,也鍛煉了身體,好事支持并贊了,不過我僅推薦錢還得你出,當然僅僅是開個玩笑。
3萬元買微單相機,主攝學習拍鳥,若尋求大牌相機,也只能推薦日系無反;如日本尼康Z 7微單,索尼A7R3微單產品。
根據(jù)預算,個人還是看好索尼A7R3,該相機的詳情參數(shù)可上網(wǎng)查詢,這里僅簡單介紹一下。
索尼A7R3機身自帶五軸防抖, 每秒10連拍,性價比符合預算,現(xiàn)網(wǎng)售最低價約13500元左右。
去年索尼推出了一支黑標G鏡頭,焦距是200-600mm長焦鏡頭,價格也從剛上市的14500元下浮為13000元左右,這樣組合一套“打鳥”裝備實屬不錯。以上推薦符合攝友你的預算,略余小資還可添置碳纖維三腳架。至于200-600長焦鏡頭筆者使用過,真心講不用健力臂抬舉,握拍時鏡頭的重量也能承受。不過入手前建議先做一點功課,親自去實體店體驗了解,再作購買入手。
至于單反相機拍鳥圖,尼康C畫幅的D500很不錯,由于你的選擇放在微單相機之中,僅閑聊幾語走過。
**@攝影微談
利用業(yè)余時間拍攝視頻,從事自媒體創(chuàng)業(yè),究竟哪種相機比較適合呢?
一、如果有錢的話,自然這個問題不是問題了,用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如果你有足夠的錢,并且不擔心自媒體創(chuàng)業(yè)打水漂的話,真心建議,一步到位,直接購買索尼A7S2,或者佳能6D2/5D4,或者松下GH5,這三個品牌的旗艦機型,都幾乎一樣的一流,買哪個都可以,你看中誰的外形漂亮就買哪個吧。
松下G85,這是業(yè)余創(chuàng)作短視頻的首選機型,性價比超高,功能超強,而且配套的鏡頭大多也不貴哦
二、如果覺得利用業(yè)余時間拍攝短視頻,不想投入太多錢,那么,你問的這個問題,就真的是一個大問題了。
在預算緊張的情況下,尤其是在沒有時間學習和練習拍攝基本功的前提下,我個人覺得,以下機型可能會比較適合你:
A,松下G85,這是一款具備5軸機身防抖動技術的微單,具備4k拍攝能力。在視頻拍攝的本事上,絕對是佼佼者了,而且用起來學起來都比較簡單,容易上手。
松下G85,即便是搭配國產的定焦鏡頭,也可以實現(xiàn)防抖動功能,這個確實要點贊了。防抖動對于拍攝視頻,確實還是蠻重要的功能哦。
B,索尼A6000/A6300,這個也還是不錯的,但是,索尼的鏡頭稍貴一些。而且,貌似這兩款機身,好像在搭配大鏡頭和配件使用的時候,握持的手感不太好。
索尼的幾款主流機型,5軸機身防抖動技術的配置表
索尼這兩款沒有機身防抖動,如果需要這個功能,你得花更多的錢升級到索尼A6500哦。相對于松下G85來說,松下G85應該說是最便宜的具備5軸機身防抖動功能的微單了吧。
C,佳能80D,這款機型,可以同時兼顧攝影和攝像,而上述兩款機型,相對難以兼顧良好的拍照性能。不是說索尼和松下的成像質量不好,而是說,拍照的成像風格,可能佳能要更主流一些,更容易讓人覺得舒服和滿意。
佳能80D的鏡頭,也很便宜,比索尼要便宜嘛。不過,佳能80D的缺點,就是沒有機身防抖動技術了,這一點,對于初學者可能沒有那么友好了。
松下G85,對于預算緊張的短視頻創(chuàng)作來說,可能是唯一的首選
小編綜合來說:以上僅供參考,我個人推薦松下G85,第三佳能80D,最后才是索尼A6000/A6300。(其實,說白了,我不推薦索尼A6000/A6300)。
入門微單相機佳能和索尼比較好!
顏色好點我推薦佳能!入門我建議佳能m50,選擇佳能和索尼主要是視頻對焦速度來,機器穩(wěn)定性好!佳能和索尼之間的差距了,佳能直出色彩比索尼討喜,就是說的人物**。佳能m50有反轉屏,拍攝比索尼方便很多,現(xiàn)在可以淘一個二手練習,價格3xxx的套機價格
1、A7R。微單之王,沒有之一,分辨率極高,風景**,很貴;
2、A7。全幅微單,畫質非常好,對焦很快,比較貴;
3、A7S。全幅微單,高感之王,夜拍天下第一,4K視頻強悍,不便宜;
4、NEX7。幾年前的機器,曾經的微單王,準專業(yè)級別微單,畫質很好,性價比很高,畫質仍然比現(xiàn)在的A6000好,但對焦沒有A6000快;
5、A6000。14年新品,當市中端微單,對焦強悍,連拍之王,畫質比較好;
推薦:索尼(SONY)Alpha 7 III(7M3K)全畫幅微單數(shù)碼相機
SONY A7M3機身升級為三代機身,AF-ON、對焦撥桿、雙卡槽、U**-C 3.1接口,以及標配全新的NP-FZ100型電池,這每一項改進都優(yōu)化了A7系列一貫的**控體驗,也讓A7M3的**控更近專業(yè)性。A7M3整機的重量為572g,EVF是0.78x放大倍率236萬像素,擁有T*鍍膜加持,背部的3英寸92萬像素翻折屏幕支持觸控,可觸控選擇對焦點與拍攝。
機內的規(guī)格:A7M3搭載2400萬像素全畫幅背照式(BSI)傳感器,有低通濾鏡,圖像處理器為BIONZ+LSI前端。A7M3擁有693個相位對焦點和425個對比式對焦點(A7R3為399+425),可覆蓋約93%的CMOS范圍,并且支持暗部-3EV對焦,也支持眼控AF與擴展對焦點。
原生ISO 100~51200,并且可擴展至50~204800,機械快門最高至1/8000s,擁有靜音快門,支持防閃爍(與R3相同)。無論是機械還是電子快門最高均支持10fps連拍,可持續(xù)177張JPEG和40張未壓縮RAW。視頻上,A7M3可直錄4K 30p視頻,并支持6K全畫幅超采樣,也擁有S-Log2&3、HDR格式,同時還可攝錄1080p 120fps慢動作視頻。其他方面,A7M3機身擁有5軸機械防抖,最高可補償5檔快門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