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據(jù)分析公司Dealogic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和2021年,高增長但仍處于虧損狀態(tài)的公司主導了美國股市的IPO(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在此期間,150家科技公司通過IPO融資至少1億美元。
然而,隨著交易熱潮帶來的收益逐步耗竭,許多公司面臨艱難的選擇,要么以更高的成本去融資,要么大幅削減經(jīng)營成本,要么被私募股權公司或規(guī)模更大的競爭對手收購。
佳利律師事務所資本市場合伙人亞當·弗萊舍(Adam Fleisher)說:“這些公司從非常高的估值中受益,但除非真的做到逆勢而上,否則股價現(xiàn)在肯定已經(jīng)大幅下跌。在情況好轉之前,他們必須找到最合適的選擇?!?/p>
去年的市場低迷導致科技行業(yè)開始將關注重點放在盈利能力和現(xiàn)金流上,然而對近期財報的分析顯示,許多科技公司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今年到目前為止已公布財報的91家新上市科技公司中,只有17家實現(xiàn)了凈盈利,而去年消耗的現(xiàn)金總計達到120億美元。如果不是Airbnb的表現(xiàn)出色,現(xiàn)金流超過20億美元,這個數(shù)字可能會更糟糕。平均來看,2022年,這些燒錢的公司一年花掉了IPO收益的37%。
此外,在這91家公司中,大約有一半處于經(jīng)營虧損狀態(tài)。這意味著,這些公司無法僅僅依靠削減投資就能節(jié)約資金。與此同時,自上市以來,它們的股價平均下跌了35%。這意味著,如果公司進一步出售股份,現(xiàn)有投資者就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價,同時股份將被稀釋。
弗萊舍表示,“如果感到非常絕望,一些人可能會**股票”,然而到目前為止,“這方面的行動并不是很活躍”。
公司估值下降的部分原因在于美元利率的上升,這降低了投資者未來收益的相對價值。同時,股價下跌也反映了對短期內前景的擔憂,這可能會加大實現(xiàn)盈利的挑戰(zhàn)。
美國券商Baird的科技行業(yè)分析師泰德·莫頓森(Ted Mortonson)表示:“進入2023年,訂單儲備情況不錯,但問題在于如何獲得新訂單來補充。這是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且上半年將更加困難。”
一些公司認為,在形勢較好時期籌集到的資金足以幫助它們度過當前的風暴。汽車制造商Rivian在2022年燒掉了64億美元,但該公司首席財務官克萊爾·麥克多諾(Claire McDonough)上周表示,她“有信心”該公司已經(jīng)儲備了足夠的現(xiàn)金,能維持到2025年底。
其他公司則沒有這么幸運。**公司裁員情況的平臺Layoff.fyi的數(shù)據(jù)顯示,自上市以來,至少有38家公司已經(jīng)宣布裁員,但可能還需要進一步裁員:如果去年的燒錢速度維持到2023年,近1/3的公司到今年底將耗盡現(xiàn)金。
這方面的壓力導致了并購交易的增加。專家預計,并購活動今年還將加速。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研究科技公司的合伙人安德里亞·舒爾茨(Andrea Schulz)表示:“我相信,你會看到許多公司退出公開市場。傳統(tǒng)上很多公司會在非上市狀態(tài)下經(jīng)營更長時間,或許它們現(xiàn)在需要更長的時間留在非上市領域?!?/p>
Baird的莫頓森表示,Thoma Bravo最近的一輪交易為其他私募股權公司提供了可效仿的藍圖。Thoma Bravo去年達成協(xié)議,收購信息安全公司ForgeRock,當時后者距離IPO只有12個月時間。Thoma Bravo還收購了另外兩家公司Ping Identity和SailPoint,這兩家公司分別于2019年和2017年上市。
莫頓森說:“私募股權公司知道,很多這樣的公司必須擴大規(guī)模,所以他們正在收購不同拼圖,搭建這樣的平臺。他們可以在價格較低的時候買入。幾年后,你將看到合并后的實體重新上市?!?/p>
然而,這條路線可能也伴隨著復雜的問題需要解決。美國**目前正在調查ForgeRock的交易。舒爾茨表示,反壟斷壓力可能會讓一些以往愿意以低價收購其他業(yè)務的大型科技公司改變做法。
在其他行業(yè),艱難的市場狀況正在推動可轉債融資。然而,由高增長科技公司發(fā)行的可轉債此前表現(xiàn)糟糕,也讓投資者望而卻步。Peloton、Beyond Meat和Airbnb等知名科技公司在2021年初發(fā)行了零利率的可轉債,但目前需要股價大幅上漲才能達到債券轉換為股票的門檻。
美國銀行可轉債分析師邁克爾·揚沃斯(Michael Youngworth)表示,可轉債市場目前由“傳統(tǒng)經(jīng)濟”領域較大的公司主導?!芭c我們2021年看到的情況相比,合適的科技公司加上泡沫不大的條款仍可以達成交易,但轉換溢價必須低得多,而利息也必須高很多?!?/p>
一些公司正尋求更直接但成本較高的融資方式:貸款。硅谷銀行首席執(zhí)行官格雷格·貝克爾(Greg Becker)今年早些時候曾對分析師表示,科技公司向該行的貸款大幅增加,而以往這些公司更傾向于通過出售股票來融資。
對還有一些公司來說,這些選項可能都不太合適。舒爾茨說,在估值較高的情況下匆忙上市,導致了以往在非上市情況下公司需要解決的問題被放到了公開市場的聚光燈下。“公眾現(xiàn)在會看到以往只有風**司能看到的問題,因為這些公司不得不在公開舞臺上去證明,他們的產(chǎn)品是否有競爭力或者有市場。結果將是喜憂參半。其中的一些公司可能將不復存在,或是團隊通過并購交易而被收編?!?/p>
本文由小編網(wǎng)絡轉載而成,原文來源:http://www.techweb.com.cn/it/2023-03-06/2921631.shtml,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北京時間3月6日早間消息,據(jù)報道,數(shù)據(jù)顯示,近期在美國上市的科技公司2022年燒掉了超過120億美元現(xiàn)金。在股價暴跌之后,數(shù)十家公司目前面臨著如何籌集更多資金的困局。
數(shù)據(jù)分析公司Dealogic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和2021年,高增長但仍處于虧損狀態(tài)的公司主導了美國股市的IPO(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在此期間,150家科技公司通過IPO融資至少1億美元。
然而,隨著交易熱潮帶來的收益逐步耗竭,許多公司面臨艱難的選擇,要么以更高的成本去融資,要么大幅削減經(jīng)營成本,要么被私募股權公司或規(guī)模更大的競爭對手收購。
佳利律師事務所資本市場合伙人亞當·弗萊舍(Adam Fleisher)說:“這些公司從非常高的估值中受益,但除非真的做到逆勢而上,否則股價現(xiàn)在肯定已經(jīng)大幅下跌。在情況好轉之前,他們必須找到最合適的選擇。”
去年的市場低迷導致科技行業(yè)開始將關注重點放在盈利能力和現(xiàn)金流上,然而對近期財報的分析顯示,許多科技公司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今年到目前為止已公布財報的91家新上市科技公司中,只有17家實現(xiàn)了凈盈利,而去年消耗的現(xiàn)金總計達到120億美元。如果不是Airbnb的表現(xiàn)出色,現(xiàn)金流超過20億美元,這個數(shù)字可能會更糟糕。平均來看,2022年,這些燒錢的公司一年花掉了IPO收益的37%。
此外,在這91家公司中,大約有一半處于經(jīng)營虧損狀態(tài)。這意味著,這些公司無法僅僅依靠削減投資就能節(jié)約資金。與此同時,自上市以來,它們的股價平均下跌了35%。這意味著,如果公司進一步出售股份,現(xiàn)有投資者就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價,同時股份將被稀釋。
弗萊舍表示,“如果感到非常絕望,一些人可能會**股票”,然而到目前為止,“這方面的行動并不是很活躍”。
公司估值下降的部分原因在于美元利率的上升,這降低了投資者未來收益的相對價值。同時,股價下跌也反映了對短期內前景的擔憂,這可能會加大實現(xiàn)盈利的挑戰(zhàn)。
美國券商Baird的科技行業(yè)分析師泰德·莫頓森(Ted Mortonson)表示:“進入2023年,訂單儲備情況不錯,但問題在于如何獲得新訂單來補充。這是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且上半年將更加困難。”
一些公司認為,在形勢較好時期籌集到的資金足以幫助它們度過當前的風暴。汽車制造商Rivian在2022年燒掉了64億美元,但該公司首席財務官克萊爾·麥克多諾(Claire McDonough)上周表示,她“有信心”該公司已經(jīng)儲備了足夠的現(xiàn)金,能維持到2025年底。
其他公司則沒有這么幸運。**公司裁員情況的平臺Layoff.fyi的數(shù)據(jù)顯示,自上市以來,至少有38家公司已經(jīng)宣布裁員,但可能還需要進一步裁員:如果去年的燒錢速度維持到2023年,近1/3的公司到今年底將耗盡現(xiàn)金。
這方面的壓力導致了并購交易的增加。專家預計,并購活動今年還將加速。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研究科技公司的合伙人安德里亞·舒爾茨(Andrea Schulz)表示:“我相信,你會看到許多公司退出公開市場。傳統(tǒng)上很多公司會在非上市狀態(tài)下經(jīng)營更長時間,或許它們現(xiàn)在需要更長的時間留在非上市領域?!?/p>
Baird的莫頓森表示,Thoma Bravo最近的一輪交易為其他私募股權公司提供了可效仿的藍圖。Thoma Bravo去年達成協(xié)議,收購信息安全公司ForgeRock,當時后者距離IPO只有12個月時間。Thoma Bravo還收購了另外兩家公司Ping Identity和SailPoint,這兩家公司分別于2019年和2017年上市。
莫頓森說:“私募股權公司知道,很多這樣的公司必須擴大規(guī)模,所以他們正在收購不同拼圖,搭建這樣的平臺。他們可以在價格較低的時候買入。幾年后,你將看到合并后的實體重新上市?!?/p>
然而,這條路線可能也伴隨著復雜的問題需要解決。美國**目前正在調查ForgeRock的交易。舒爾茨表示,反壟斷壓力可能會讓一些以往愿意以低價收購其他業(yè)務的大型科技公司改變做法。
在其他行業(yè),艱難的市場狀況正在推動可轉債融資。然而,由高增長科技公司發(fā)行的可轉債此前表現(xiàn)糟糕,也讓投資者望而卻步。Peloton、Beyond Meat和Airbnb等知名科技公司在2021年初發(fā)行了零利率的可轉債,但目前需要股價大幅上漲才能達到債券轉換為股票的門檻。
美國銀行可轉債分析師邁克爾·揚沃斯(Michael Youngworth)表示,可轉債市場目前由“傳統(tǒng)經(jīng)濟”領域較大的公司主導?!芭c我們2021年看到的情況相比,合適的科技公司加上泡沫不大的條款仍可以達成交易,但轉換溢價必須低得多,而利息也必須高很多?!?/p>
一些公司正尋求更直接但成本較高的融資方式:貸款。硅谷銀行首席執(zhí)行官格雷格·貝克爾(Greg Becker)今年早些時候曾對分析師表示,科技公司向該行的貸款大幅增加,而以往這些公司更傾向于通過出售股票來融資。
對還有一些公司來說,這些選項可能都不太合適。舒爾茨說,在估值較高的情況下匆忙上市,導致了以往在非上市情況下公司需要解決的問題被放到了公開市場的聚光燈下?!肮姮F(xiàn)在會看到以往只有風**司能看到的問題,因為這些公司不得不在公開舞臺上去證明,他們的產(chǎn)品是否有競爭力或者有市場。結果將是喜憂參半。其中的一些公司可能將不復存在,或是團隊通過并購交易而被收編?!?/p>
本文由小編網(wǎng)絡轉載而成,原文來源:http://www.techweb.com.cn/it/2023-03-06/2921631.shtml,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北京時間3月6日早間消息,據(jù)報道,數(shù)據(jù)顯示,近期在美國上市的科技公司2022年燒掉了超過120億美元現(xiàn)金。在股價暴跌之后,數(shù)十家公司目前面臨著如何籌集更多資金的困局。
數(shù)據(jù)分析公司Dealogic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和2021年,高增長但仍處于虧損狀態(tài)的公司主導了美國股市的IPO(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在此期間,150家科技公司通過IPO融資至少1億美元。
然而,隨著交易熱潮帶來的收益逐步耗竭,許多公司面臨艱難的選擇,要么以更高的成本去融資,要么大幅削減經(jīng)營成本,要么被私募股權公司或規(guī)模更大的競爭對手收購。
佳利律師事務所資本市場合伙人亞當·弗萊舍(Adam Fleisher)說:“這些公司從非常高的估值中受益,但除非真的做到逆勢而上,否則股價現(xiàn)在肯定已經(jīng)大幅下跌。在情況好轉之前,他們必須找到最合適的選擇。”
去年的市場低迷導致科技行業(yè)開始將關注重點放在盈利能力和現(xiàn)金流上,然而對近期財報的分析顯示,許多科技公司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今年到目前為止已公布財報的91家新上市科技公司中,只有17家實現(xiàn)了凈盈利,而去年消耗的現(xiàn)金總計達到120億美元。如果不是Airbnb的表現(xiàn)出色,現(xiàn)金流超過20億美元,這個數(shù)字可能會更糟糕。平均來看,2022年,這些燒錢的公司一年花掉了IPO收益的37%。
此外,在這91家公司中,大約有一半處于經(jīng)營虧損狀態(tài)。這意味著,這些公司無法僅僅依靠削減投資就能節(jié)約資金。與此同時,自上市以來,它們的股價平均下跌了35%。這意味著,如果公司進一步出售股份,現(xiàn)有投資者就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價,同時股份將被稀釋。
弗萊舍表示,“如果感到非常絕望,一些人可能會**股票”,然而到目前為止,“這方面的行動并不是很活躍”。
公司估值下降的部分原因在于美元利率的上升,這降低了投資者未來收益的相對價值。同時,股價下跌也反映了對短期內前景的擔憂,這可能會加大實現(xiàn)盈利的挑戰(zhàn)。
美國券商Baird的科技行業(yè)分析師泰德·莫頓森(Ted Mortonson)表示:“進入2023年,訂單儲備情況不錯,但問題在于如何獲得新訂單來補充。這是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且上半年將更加困難。”
一些公司認為,在形勢較好時期籌集到的資金足以幫助它們度過當前的風暴。汽車制造商Rivian在2022年燒掉了64億美元,但該公司首席財務官克萊爾·麥克多諾(Claire McDonough)上周表示,她“有信心”該公司已經(jīng)儲備了足夠的現(xiàn)金,能維持到2025年底。
其他公司則沒有這么幸運。**公司裁員情況的平臺Layoff.fyi的數(shù)據(jù)顯示,自上市以來,至少有38家公司已經(jīng)宣布裁員,但可能還需要進一步裁員:如果去年的燒錢速度維持到2023年,近1/3的公司到今年底將耗盡現(xiàn)金。
這方面的壓力導致了并購交易的增加。專家預計,并購活動今年還將加速。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研究科技公司的合伙人安德里亞·舒爾茨(Andrea Schulz)表示:“我相信,你會看到許多公司退出公開市場。傳統(tǒng)上很多公司會在非上市狀態(tài)下經(jīng)營更長時間,或許它們現(xiàn)在需要更長的時間留在非上市領域?!?/p>
Baird的莫頓森表示,Thoma Bravo最近的一輪交易為其他私募股權公司提供了可效仿的藍圖。Thoma Bravo去年達成協(xié)議,收購信息安全公司ForgeRock,當時后者距離IPO只有12個月時間。Thoma Bravo還收購了另外兩家公司Ping Identity和SailPoint,這兩家公司分別于2019年和2017年上市。
莫頓森說:“私募股權公司知道,很多這樣的公司必須擴大規(guī)模,所以他們正在收購不同拼圖,搭建這樣的平臺。他們可以在價格較低的時候買入。幾年后,你將看到合并后的實體重新上市?!?/p>
然而,這條路線可能也伴隨著復雜的問題需要解決。美國**目前正在調查ForgeRock的交易。舒爾茨表示,反壟斷壓力可能會讓一些以往愿意以低價收購其他業(yè)務的大型科技公司改變做法。
在其他行業(yè),艱難的市場狀況正在推動可轉債融資。然而,由高增長科技公司發(fā)行的可轉債此前表現(xiàn)糟糕,也讓投資者望而卻步。Peloton、Beyond Meat和Airbnb等知名科技公司在2021年初發(fā)行了零利率的可轉債,但目前需要股價大幅上漲才能達到債券轉換為股票的門檻。
美國銀行可轉債分析師邁克爾·揚沃斯(Michael Youngworth)表示,可轉債市場目前由“傳統(tǒng)經(jīng)濟”領域較大的公司主導。“與我們2021年看到的情況相比,合適的科技公司加上泡沫不大的條款仍可以達成交易,但轉換溢價必須低得多,而利息也必須高很多?!?/p>
一些公司正尋求更直接但成本較高的融資方式:貸款。硅谷銀行首席執(zhí)行官格雷格·貝克爾(Greg Becker)今年早些時候曾對分析師表示,科技公司向該行的貸款大幅增加,而以往這些公司更傾向于通過出售股票來融資。
對還有一些公司來說,這些選項可能都不太合適。舒爾茨說,在估值較高的情況下匆忙上市,導致了以往在非上市情況下公司需要解決的問題被放到了公開市場的聚光燈下?!肮姮F(xiàn)在會看到以往只有風**司能看到的問題,因為這些公司不得不在公開舞臺上去證明,他們的產(chǎn)品是否有競爭力或者有市場。結果將是喜憂參半。其中的一些公司可能將不復存在,或是團隊通過并購交易而被收編?!?/p>
本文由小編網(wǎng)絡轉載而成,原文來源:http://www.techweb.com.cn/it/2023-03-06/2921631.shtml,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北京時間3月6日早間消息,據(jù)報道,數(shù)據(jù)顯示,近期在美國上市的科技公司2022年燒掉了超過120億美元現(xiàn)金。在股價暴跌之后,數(shù)十家公司目前面臨著如何籌集更多資金的困局。
數(shù)據(jù)分析公司Dealogic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和2021年,高增長但仍處于虧損狀態(tài)的公司主導了美國股市的IPO(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在此期間,150家科技公司通過IPO融資至少1億美元。
然而,隨著交易熱潮帶來的收益逐步耗竭,許多公司面臨艱難的選擇,要么以更高的成本去融資,要么大幅削減經(jīng)營成本,要么被私募股權公司或規(guī)模更大的競爭對手收購。
佳利律師事務所資本市場合伙人亞當·弗萊舍(Adam Fleisher)說:“這些公司從非常高的估值中受益,但除非真的做到逆勢而上,否則股價現(xiàn)在肯定已經(jīng)大幅下跌。在情況好轉之前,他們必須找到最合適的選擇?!?/p>
去年的市場低迷導致科技行業(yè)開始將關注重點放在盈利能力和現(xiàn)金流上,然而對近期財報的分析顯示,許多科技公司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今年到目前為止已公布財報的91家新上市科技公司中,只有17家實現(xiàn)了凈盈利,而去年消耗的現(xiàn)金總計達到120億美元。如果不是Airbnb的表現(xiàn)出色,現(xiàn)金流超過20億美元,這個數(shù)字可能會更糟糕。平均來看,2022年,這些燒錢的公司一年花掉了IPO收益的37%。
此外,在這91家公司中,大約有一半處于經(jīng)營虧損狀態(tài)。這意味著,這些公司無法僅僅依靠削減投資就能節(jié)約資金。與此同時,自上市以來,它們的股價平均下跌了35%。這意味著,如果公司進一步出售股份,現(xiàn)有投資者就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價,同時股份將被稀釋。
弗萊舍表示,“如果感到非常絕望,一些人可能會**股票”,然而到目前為止,“這方面的行動并不是很活躍”。
公司估值下降的部分原因在于美元利率的上升,這降低了投資者未來收益的相對價值。同時,股價下跌也反映了對短期內前景的擔憂,這可能會加大實現(xiàn)盈利的挑戰(zhàn)。
美國券商Baird的科技行業(yè)分析師泰德·莫頓森(Ted Mortonson)表示:“進入2023年,訂單儲備情況不錯,但問題在于如何獲得新訂單來補充。這是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且上半年將更加困難?!?/p>
一些公司認為,在形勢較好時期籌集到的資金足以幫助它們度過當前的風暴。汽車制造商Rivian在2022年燒掉了64億美元,但該公司首席財務官克萊爾·麥克多諾(Claire McDonough)上周表示,她“有信心”該公司已經(jīng)儲備了足夠的現(xiàn)金,能維持到2025年底。
其他公司則沒有這么幸運。**公司裁員情況的平臺Layoff.fyi的數(shù)據(jù)顯示,自上市以來,至少有38家公司已經(jīng)宣布裁員,但可能還需要進一步裁員:如果去年的燒錢速度維持到2023年,近1/3的公司到今年底將耗盡現(xiàn)金。
這方面的壓力導致了并購交易的增加。專家預計,并購活動今年還將加速。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研究科技公司的合伙人安德里亞·舒爾茨(Andrea Schulz)表示:“我相信,你會看到許多公司退出公開市場。傳統(tǒng)上很多公司會在非上市狀態(tài)下經(jīng)營更長時間,或許它們現(xiàn)在需要更長的時間留在非上市領域。”
Baird的莫頓森表示,Thoma Bravo最近的一輪交易為其他私募股權公司提供了可效仿的藍圖。Thoma Bravo去年達成協(xié)議,收購信息安全公司ForgeRock,當時后者距離IPO只有12個月時間。Thoma Bravo還收購了另外兩家公司Ping Identity和SailPoint,這兩家公司分別于2019年和2017年上市。
莫頓森說:“私募股權公司知道,很多這樣的公司必須擴大規(guī)模,所以他們正在收購不同拼圖,搭建這樣的平臺。他們可以在價格較低的時候買入。幾年后,你將看到合并后的實體重新上市?!?/p>
然而,這條路線可能也伴隨著復雜的問題需要解決。美國**目前正在調查ForgeRock的交易。舒爾茨表示,反壟斷壓力可能會讓一些以往愿意以低價收購其他業(yè)務的大型科技公司改變做法。
在其他行業(yè),艱難的市場狀況正在推動可轉債融資。然而,由高增長科技公司發(fā)行的可轉債此前表現(xiàn)糟糕,也讓投資者望而卻步。Peloton、Beyond Meat和Airbnb等知名科技公司在2021年初發(fā)行了零利率的可轉債,但目前需要股價大幅上漲才能達到債券轉換為股票的門檻。
美國銀行可轉債分析師邁克爾·揚沃斯(Michael Youngworth)表示,可轉債市場目前由“傳統(tǒng)經(jīng)濟”領域較大的公司主導?!芭c我們2021年看到的情況相比,合適的科技公司加上泡沫不大的條款仍可以達成交易,但轉換溢價必須低得多,而利息也必須高很多?!?/p>
一些公司正尋求更直接但成本較高的融資方式:貸款。硅谷銀行首席執(zhí)行官格雷格·貝克爾(Greg Becker)今年早些時候曾對分析師表示,科技公司向該行的貸款大幅增加,而以往這些公司更傾向于通過出售股票來融資。
對還有一些公司來說,這些選項可能都不太合適。舒爾茨說,在估值較高的情況下匆忙上市,導致了以往在非上市情況下公司需要解決的問題被放到了公開市場的聚光燈下。“公眾現(xiàn)在會看到以往只有風**司能看到的問題,因為這些公司不得不在公開舞臺上去證明,他們的產(chǎn)品是否有競爭力或者有市場。結果將是喜憂參半。其中的一些公司可能將不復存在,或是團隊通過并購交易而被收編?!?/p>
本文由小編網(wǎng)絡轉載而成,原文來源:http://www.techweb.com.cn/it/2023-03-06/2921631.shtml,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道瓊斯指數(shù)收于32656.70點,下跌232.39點,跌幅0.71%,為去年11月9日以來最低收盤點位;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收于3970.15點,跌幅0.30%;納斯達克指數(shù)收于11455.54點,跌幅0.10%。
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蘋果、微軟和奈飛下跌,跌幅均不到1%。
芯片龍頭股漲跌不一,臺積電、英偉達和阿斯麥等下跌,阿斯麥跌幅超過2%。
新能源汽車龍頭股普遍上漲,特斯拉逆勢下跌0.92%,Rivian上漲4.61%,法拉第未來上漲3.54%;蔚來上漲0.64%,小鵬上漲3.72%,理想上漲1.33%。
中概電商龍頭股中,阿里巴巴下跌1.64%,京東下跌0.67%,拼多多上漲2.01%。
其他熱門中概股中,知乎下跌4.03%,嗶哩嗶哩下跌3.69%,汽車之家下跌2.37%,新東方下跌1.27%,百度下跌1.20%,滿幫下跌0.14%,BOSS直聘上漲0.50%,攜程上漲0.17%。
具體來說,美股中的主要科技股表現(xiàn)如下:
美股中的主要芯片股表現(xiàn)如下:
在美上市的熱門中概股表現(xiàn)如下:
從幾項關鍵指標來看,美聯(lián)儲在提高借貸成本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顯著進展。今年2月份,包括2年期國債在內的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美國時間周二,兩年期美債收益率保持在4.8%附近,接近16年來的高點。與此同時,6個月期美債收益率周二觸及5.14%,接近2007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即便如此,高昂的物價仍然是各國央行面臨的一個全球性難題。法國和西班牙周二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本月兩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CPI)加速上漲,這加大了定于周四公布的歐元區(qū)2月份主要通脹數(shù)據(jù)將高于預期的可能性。
在此之前,上周五公布的美國1月份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shù)也表明,通脹比預期更為頑固。
由于市場對美聯(lián)儲收緊貨幣政策的擔憂加劇,導致道瓊斯指數(shù)、標普500指數(shù)和納斯達克指數(shù)均在2月底下跌,同時創(chuàng)去年12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盡管面臨下行壓力,一些投資者還是看到了買入機會。投資顧問公司Bel-Air合伙人喬希?馬克曼(Josh Markman)表示,這可能就是目前納斯達克指數(shù)漲跌互現(xiàn)的原因,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shù)目前正處于上漲區(qū)間。
投行Ally的高級市場策略師萊恩·奧弗比(Brian Overby)稱,高通脹和高利率可能會導致美國經(jīng)濟“震蕩”著陸,導致股市容易根據(jù)好消息或壞消息每天波動1%或更多。他說:“進入這個市場并試圖給它指明方向太難了。如果我們回到去年10月份的低點,我認為投資者將面臨一個強大的買入機會?!?/p>
2月份,道指累計下跌4.2%,創(chuàng)去年9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標指累計下跌2.6%;納指累計下跌1.1%,為去年12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不過,今年迄今為止,納指累計上漲了近9.4%。
本文由小編網(wǎng)絡轉載而成,原文來源:http://www.techweb.com.cn/it/2023-03-01/2921236.shtml,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美國時間周二,美股收盤主要股指全線下跌,三大股指在2月份均錄得下跌,原因是美債收益率上升和海內外頑固通脹令投資者感到不安。
道瓊斯指數(shù)收于32656.70點,下跌232.39點,跌幅0.71%,為去年11月9日以來最低收盤點位;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收于3970.15點,跌幅0.30%;納斯達克指數(shù)收于11455.54點,跌幅0.10%。
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蘋果、微軟和奈飛下跌,跌幅均不到1%。
芯片龍頭股漲跌不一,臺積電、英偉達和阿斯麥等下跌,阿斯麥跌幅超過2%。
新能源汽車龍頭股普遍上漲,特斯拉逆勢下跌0.92%,Rivian上漲4.61%,法拉第未來上漲3.54%;蔚來上漲0.64%,小鵬上漲3.72%,理想上漲1.33%。
中概電商龍頭股中,阿里巴巴下跌1.64%,京東下跌0.67%,拼多多上漲2.01%。
其他熱門中概股中,知乎下跌4.03%,嗶哩嗶哩下跌3.69%,汽車之家下跌2.37%,新東方下跌1.27%,百度下跌1.20%,滿幫下跌0.14%,BOSS直聘上漲0.50%,攜程上漲0.17%。
具體來說,美股中的主要科技股表現(xiàn)如下:
美股中的主要芯片股表現(xiàn)如下:
在美上市的熱門中概股表現(xiàn)如下:
從幾項關鍵指標來看,美聯(lián)儲在提高借貸成本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顯著進展。今年2月份,包括2年期國債在內的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美國時間周二,兩年期美債收益率保持在4.8%附近,接近16年來的高點。與此同時,6個月期美債收益率周二觸及5.14%,接近2007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即便如此,高昂的物價仍然是各國央行面臨的一個全球性難題。法國和西班牙周二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本月兩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CPI)加速上漲,這加大了定于周四公布的歐元區(qū)2月份主要通脹數(shù)據(jù)將高于預期的可能性。
在此之前,上周五公布的美國1月份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shù)也表明,通脹比預期更為頑固。
由于市場對美聯(lián)儲收緊貨幣政策的擔憂加劇,導致道瓊斯指數(shù)、標普500指數(shù)和納斯達克指數(shù)均在2月底下跌,同時創(chuàng)去年12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盡管面臨下行壓力,一些投資者還是看到了買入機會。投資顧問公司Bel-Air合伙人喬希?馬克曼(Josh Markman)表示,這可能就是目前納斯達克指數(shù)漲跌互現(xiàn)的原因,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shù)目前正處于上漲區(qū)間。
投行Ally的高級市場策略師萊恩·奧弗比(Brian Overby)稱,高通脹和高利率可能會導致美國經(jīng)濟“震蕩”著陸,導致股市容易根據(jù)好消息或壞消息每天波動1%或更多。他說:“進入這個市場并試圖給它指明方向太難了。如果我們回到去年10月份的低點,我認為投資者將面臨一個強大的買入機會?!?/p>
2月份,道指累計下跌4.2%,創(chuàng)去年9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標指累計下跌2.6%;納指累計下跌1.1%,為去年12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不過,今年迄今為止,納指累計上漲了近9.4%。
本文由小編網(wǎng)絡轉載而成,原文來源:http://www.techweb.com.cn/it/2023-03-01/2921236.shtml,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美國時間周二,美股收盤主要股指全線下跌,三大股指在2月份均錄得下跌,原因是美債收益率上升和海內外頑固通脹令投資者感到不安。
道瓊斯指數(shù)收于32656.70點,下跌232.39點,跌幅0.71%,為去年11月9日以來最低收盤點位;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收于3970.15點,跌幅0.30%;納斯達克指數(shù)收于11455.54點,跌幅0.10%。
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蘋果、微軟和奈飛下跌,跌幅均不到1%。
芯片龍頭股漲跌不一,臺積電、英偉達和阿斯麥等下跌,阿斯麥跌幅超過2%。
新能源汽車龍頭股普遍上漲,特斯拉逆勢下跌0.92%,Rivian上漲4.61%,法拉第未來上漲3.54%;蔚來上漲0.64%,小鵬上漲3.72%,理想上漲1.33%。
中概電商龍頭股中,阿里巴巴下跌1.64%,京東下跌0.67%,拼多多上漲2.01%。
其他熱門中概股中,知乎下跌4.03%,嗶哩嗶哩下跌3.69%,汽車之家下跌2.37%,新東方下跌1.27%,百度下跌1.20%,滿幫下跌0.14%,BOSS直聘上漲0.50%,攜程上漲0.17%。
具體來說,美股中的主要科技股表現(xiàn)如下:
美股中的主要芯片股表現(xiàn)如下:
在美上市的熱門中概股表現(xiàn)如下:
從幾項關鍵指標來看,美聯(lián)儲在提高借貸成本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顯著進展。今年2月份,包括2年期國債在內的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美國時間周二,兩年期美債收益率保持在4.8%附近,接近16年來的高點。與此同時,6個月期美債收益率周二觸及5.14%,接近2007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即便如此,高昂的物價仍然是各國央行面臨的一個全球性難題。法國和西班牙周二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本月兩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CPI)加速上漲,這加大了定于周四公布的歐元區(qū)2月份主要通脹數(shù)據(jù)將高于預期的可能性。
在此之前,上周五公布的美國1月份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shù)也表明,通脹比預期更為頑固。
由于市場對美聯(lián)儲收緊貨幣政策的擔憂加劇,導致道瓊斯指數(shù)、標普500指數(shù)和納斯達克指數(shù)均在2月底下跌,同時創(chuàng)去年12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盡管面臨下行壓力,一些投資者還是看到了買入機會。投資顧問公司Bel-Air合伙人喬希?馬克曼(Josh Markman)表示,這可能就是目前納斯達克指數(shù)漲跌互現(xiàn)的原因,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shù)目前正處于上漲區(qū)間。
投行Ally的高級市場策略師萊恩·奧弗比(Brian Overby)稱,高通脹和高利率可能會導致美國經(jīng)濟“震蕩”著陸,導致股市容易根據(jù)好消息或壞消息每天波動1%或更多。他說:“進入這個市場并試圖給它指明方向太難了。如果我們回到去年10月份的低點,我認為投資者將面臨一個強大的買入機會。”
2月份,道指累計下跌4.2%,創(chuàng)去年9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標指累計下跌2.6%;納指累計下跌1.1%,為去年12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不過,今年迄今為止,納指累計上漲了近9.4%。
本文由小編網(wǎng)絡轉載而成,原文來源:http://www.techweb.com.cn/it/2023-03-01/2921236.shtml,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美國時間周二,美股收盤主要股指全線下跌,三大股指在2月份均錄得下跌,原因是美債收益率上升和海內外頑固通脹令投資者感到不安。
道瓊斯指數(shù)收于32656.70點,下跌232.39點,跌幅0.71%,為去年11月9日以來最低收盤點位;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收于3970.15點,跌幅0.30%;納斯達克指數(shù)收于11455.54點,跌幅0.10%。
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蘋果、微軟和奈飛下跌,跌幅均不到1%。
芯片龍頭股漲跌不一,臺積電、英偉達和阿斯麥等下跌,阿斯麥跌幅超過2%。
新能源汽車龍頭股普遍上漲,特斯拉逆勢下跌0.92%,Rivian上漲4.61%,法拉第未來上漲3.54%;蔚來上漲0.64%,小鵬上漲3.72%,理想上漲1.33%。
中概電商龍頭股中,阿里巴巴下跌1.64%,京東下跌0.67%,拼多多上漲2.01%。
其他熱門中概股中,知乎下跌4.03%,嗶哩嗶哩下跌3.69%,汽車之家下跌2.37%,新東方下跌1.27%,百度下跌1.20%,滿幫下跌0.14%,BOSS直聘上漲0.50%,攜程上漲0.17%。
具體來說,美股中的主要科技股表現(xiàn)如下:
美股中的主要芯片股表現(xiàn)如下:
在美上市的熱門中概股表現(xiàn)如下:
從幾項關鍵指標來看,美聯(lián)儲在提高借貸成本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顯著進展。今年2月份,包括2年期國債在內的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美國時間周二,兩年期美債收益率保持在4.8%附近,接近16年來的高點。與此同時,6個月期美債收益率周二觸及5.14%,接近2007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即便如此,高昂的物價仍然是各國央行面臨的一個全球性難題。法國和西班牙周二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本月兩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CPI)加速上漲,這加大了定于周四公布的歐元區(qū)2月份主要通脹數(shù)據(jù)將高于預期的可能性。
在此之前,上周五公布的美國1月份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shù)也表明,通脹比預期更為頑固。
由于市場對美聯(lián)儲收緊貨幣政策的擔憂加劇,導致道瓊斯指數(shù)、標普500指數(shù)和納斯達克指數(shù)均在2月底下跌,同時創(chuàng)去年12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盡管面臨下行壓力,一些投資者還是看到了買入機會。投資顧問公司Bel-Air合伙人喬希?馬克曼(Josh Markman)表示,這可能就是目前納斯達克指數(shù)漲跌互現(xiàn)的原因,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shù)目前正處于上漲區(qū)間。
投行Ally的高級市場策略師萊恩·奧弗比(Brian Overby)稱,高通脹和高利率可能會導致美國經(jīng)濟“震蕩”著陸,導致股市容易根據(jù)好消息或壞消息每天波動1%或更多。他說:“進入這個市場并試圖給它指明方向太難了。如果我們回到去年10月份的低點,我認為投資者將面臨一個強大的買入機會?!?/p>
2月份,道指累計下跌4.2%,創(chuàng)去年9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標指累計下跌2.6%;納指累計下跌1.1%,為去年12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不過,今年迄今為止,納指累計上漲了近9.4%。
本文由小編網(wǎng)絡轉載而成,原文來源:http://www.techweb.com.cn/it/2023-03-01/2921236.shtml,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